OB视讯

> 新闻中心 > 企业要闻 >

企业要闻
  • 公司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焦点技术研究结果通过鉴定
  • 宣布时间:2014-03-11 08:39:00  来源:OB视讯  点击数量:
  •    3月9日上午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在公司25楼集会室主持召开项目科技结果鉴定会 ,对由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计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完成的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焦点技术研究课题进行鉴定。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聂建国 ,原交通运输部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凤懋润担当等7位专家组成 ,聂建国担当主任委员、凤懋润担当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自治区科技厅结果处陈丹处长、交通运输厅科教处岑春处长加入集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庞博新、总工程师冯智等公司课题组成员以及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计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加入了鉴定会。
        作为课题组卖力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对课题作细致介绍。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汇报后 ,认真审阅事情报告、技术报告、检验报告、查新报告和用户意见等文件资料 ,经质询和讨论 ,最终形成鉴定意见 ,一致同意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焦点技术研究结果通过鉴定。
       
    会上 ,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凤懋润宣读了鉴定通过意见书。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研究鉴定资料齐全 ,内容翔实 ,数据可信 ,切合科技结果鉴定要求。鉴定委员会指出 ,该项目主要立异结果体现在:一是开展了大比例仿真模型比照试验 ,首次研发了“大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管内混凝土真空辅助灌注要领”和相应的“真空辅助灌注系统” ,乐成应用于合江长江一桥(波司登大桥) ,实现了特大跨径钢管拱桥管内混凝土全历程真空辅助三级连续泵送施工 ,确保了管内混凝土的灌注密实性。形成了“真空辅助法灌注拱肋钢管混凝土施工工法” ,授权发明专利1项。二是攻克了特概略量钢管结构制造、大吊重超高可拆分横移主索缆索吊装系统、组合式锚锭斜拉扣挂系统等技术难题 ,提出了桥梁超高明宽扣塔的大段装置摇臂抱杆技术 ,形成了“提升式摇臂抱杆装置塔架施工工法”和“缆索吊装拱桥整体钢桥面格子梁施工工法” ,生长了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制造装置成套技术。三是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间横撑和主拱内横隔结构形式 ,解决了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的稳定问题并实现了主拱骨架的无临时构件装置。四是研发了从索体自由段至锚固段接纳非金属质料全隔离的吊杆拉索 ,提高了防腐、抗疲劳、抗振性能 ,接纳了吊索水平制振步伐 ,包管了吊杆使用宁静和耐久。
       
    鉴定委员会认为研究结果支撑了世界最大跨径(530m)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乐成建设 ,并推广应用于云桂高速铁路南盘江特大桥、广西贵港郁江特大桥和广西六钦高速公路钦州钦江特大桥等工程建设 ,为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为钢管混凝土拱桥向更大跨径生长涤讪了坚实的基础 ,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广应用前景辽阔。最后 ,鉴定委员会认为本研究结果立异性突出 ,总体抵达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大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管内混凝土真空辅助灌注要领等结果抵达了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增强研究结果的推广应用。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庞博新代表公司对鉴定组的列位专家体现谢谢并体现 ,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对该研究结果予以肯定的同时 ,还对完善此项研究提供了名贵的意见 ,专家们严谨的事情作风深深感动了我们 ,让我们感受到企业的生长是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离不开科技的立异 ,离不开专家们的指导和资助。庞副总对课题鉴定结果体现祝贺 ,对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努力体现衷心谢谢。
       
    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造价低廉、施工快速、后期维护用度低、抗风震性能好等优点 ,该课题以530m跨径的合江长江一桥为依托进行科研攻关 ,解决了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焦点技术问题 ,确保了大桥优质建成 ,研究结果爆发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636万元 ,工程造价较同期建成的合江长江二桥(跨径为420m斜拉桥)节约1亿多元人民币 ,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 ,该结果为更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施工积累了名贵经验 ,使之可以在更大跨径规模内与斜拉桥、悬索桥竞争 ,并能节省更多资金 ,推动我国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技术进步。
       
    据悉 ,500m级钢管混凝土拱桥建造焦点技术研究结果通过鉴定后 ,公司将继续申报广西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党办)


    图1: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聂建国充分肯定此项课题

    图2:原交通运输部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凤懋润对课题给予高度评价

    图3: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对课题作细致介绍

    图4:鉴定会现场

    图5:合影

联系OB视讯|版权声明|诚聘英才|网站地图|在线视察
网站地图